大鹏新闻网首页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大鹏新闻网
中国  · 牡丹江 新闻中心 视听在线 社区报
中央媒体看雪城 新闻快报 县域新闻 直   播
论坛 分类信息 购物狂 房产
专题 公示公告 汽车邦 旅游
数字报 数字电视 情景剧
微矩阵 国广院线 微博群
让绿色成为“最动人色彩”
http://www.dpcm.cn/    更新时间:2020-07-14 17:07:39 【字体: 】 
 搬出景区,给自然保护区让路,是守护绿水青山;依托自然优势,把家园建成“风景区”,是打造金山银山。  

  流水绕村社,青山映梯田。因山脊走势而得名的龙尾巴村,位于湖南张家界景区内,距景区入口仅200米。虽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二三十年来,这里的村民们却没有摆脱贫困,直到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当地的状况才得以改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家界旅游业兴起,龙尾巴村在景区内建了一些酒店、铺面,拉动外来投资,结果却破坏了景区风貌,污染了好山好水。为长远计、为子孙虑,村民们决定“迁”。1992年、2000年、2008年前后,村民历经三次大搬迁,先后有20多个铺面、酒店等撤出。搬离景区的村民,为保护生态作出了贡献,但失了地利、少了收入,如何让生态与发展实现兼容,成为摆在村民面前的考题。

  绿水青山是经济发展的家底,端好旅游这个饭碗,打造良好生态是前提。除了保护好绿水青山,激活村里的小桥流水、田园风光同样重要。龙尾巴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邓青松说,村里提出“一村五园”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美丽田园、生态庭院。只要把村子变美,发展机遇自然会回来。明确了思路,村民们决定“干”。

  从前最大的问题是污染,现在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治污。从2016年开始,一整套乡村环境整治措施在龙尾巴村逐项落地。还是那条石板路,但下面多了污水管网;还是那个小池塘,但现在集成了污水处理池;垃圾分类转运,杂物大清理,房前屋后大变样;农田少打药、少施肥,源头上防范农业面源污染。经过全村上下的努力,在不改变村容村貌的前提下,锁定污染源、处理污染物,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成效显著。干净、整洁的村落,为致富奔小康铺平道路。

  村容新面貌,带来发展新气象。“高端民宿讲究整体感,如果只是民宿内部美轮美奂,游客从落地窗一眼望去是白色垃圾,是臭水沟水塘,民宿是不可能走向高端的。”2016年,在外工作多年的村民李平,决定回村建客栈。良好的生态环境,配合民宿本身的无边泳池、大落地窗、极简装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只用了两年多时间,李平的民宿就从最初的4间房发展为现在的13间,2019年营业额达到200多万元。自然与发展的双赢之道在哪里?就在于创造人与景的协调,实现景与人的融合。

  搬出景区,给自然保护区让路,是守护绿水青山;依托自然优势,把家园建成“风景区”,是打造金山银山。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绿色就能成为回馈民生、造福后代的“最动人色彩”。78岁的老人李发田说:“最近天天乐开了花。”为什么乐?原来,他的儿子、女儿一人盖了一栋楼,都在经营民宿,“儿女在身边,收入比在城里做生意还高,这样的日子,以前哪里去找?”在龙尾巴村,寻常农家乐与高端民宿共同发展,形成良性业态,正是得益于美好生态。龙尾巴村的发展转型充分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守护好每一寸绿水青山,建设好我们的美丽家园,我们必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来源:人民网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牡丹江晨报”及“来源:牡丹江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资料,版权均属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鹏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0
今日最热
·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金2银7铜
· 推动电商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 大学生接受专业培训 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 全市“农民电商讲习所计划”启动月拉开
· 志愿服务送关爱
图片新闻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
志愿服务送关爱
志愿服务送关爱
雪城深秋
雪城深秋
秋天的童话
秋天的童话
七里地村组织学习十九
七里地村组织学习十九
“江南新城杯”镜泊湖
“江南新城杯”镜泊湖
视频新闻
大鹏新闻网 新闻联播2017-10-26
大鹏新闻网 新闻联播2017-10-25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4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3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