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闻网首页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大鹏新闻网
中国  · 牡丹江 新闻中心 视听在线 社区报
中央媒体看雪城 新闻快报 县域新闻 直   播
论坛 分类信息 购物狂 房产
专题 公示公告 汽车邦 旅游
数字报 数字电视 情景剧
微矩阵 国广院线 微博群
“国家的孩子”扎根草原60年 见证绿色家园的变与不变
http://www.dpcm.cn/    更新时间:2020-08-04 17:27:56 【字体: 】 
7月下旬以来,几场雨水结束了呼伦贝尔持续了一夏的旱情。牧民其日麦拉图家的14000亩草场,恢复了水草丰美的景象,成群的牛羊散落其间,草原上的绿色美景绵延不绝。

   8月2日,其日麦拉图家的几头牛在草场上吃草。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8月2日,其日麦拉图在介绍自家牲畜牧养情况。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其日麦拉图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的牧民,这个皮肤黝黑的蒙古族汉子和当地其他牧民别无二致,但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国家的孩子”。

   1959年末,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被接到内蒙古大草原,由牧区牧民抚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其日麦拉图就是其中之一。

   1961年初夏,其日麦拉图在养父的牛车上颠簸了一天,从海拉尔市幼儿园来到了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从此在草原扎下了根。海拉图嘎查地处中俄边境,是一个传统的纯牧业地区。草原是牧民世代生息的家园,骑马放牧是草原牧民的必备技能。刚满4岁,其日麦拉图就被父亲扶上马背,初中毕业后接过父亲的套马杆,成了真正的牧民。

   8月2日,其日麦拉图在自家草场查看骆驼的喂养情况。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山水草木都有灵魂,要爱护自然,要爱护长生天赋予我们的一切。”父亲从小给予的教诲,其日麦拉图一直铭记在心,并且付诸行动。

   1987年,其日麦拉图加入党组织,1995年起连续八年担任海拉图嘎査书记。八年间,其日麦拉图为守护草原不被风沙侵蚀,带领嘎查牧民在中俄边境线上种下一片杨树林,为草原拉起一道防风固沙的有力防线。如今,那里已长成一片繁盛的林地,也成了广袤草原上一处美丽的风景。

   在其日麦拉图眼里,60年来,哺育自己的这片草原一如从前丰美,但牧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为其日麦拉图家的部分牛和马。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不同于父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其日麦拉图一家在自家草场上建起了三室二厅的砖瓦房,骑马放牧早已变成了“开车放牧”,家里还利用当地政府的农机购置补贴购买了拖拉机、捆草机等,实现机械化生产。

   传统畜牧业有了现代化设施的加持,发展也开启了加速度 。如今,其日麦拉图家五畜齐全,有100多头牛、1000多只羊,还有上百匹马和骆驼,但花在这些牲畜上的时间并不需要太多。一拉电闸,井下的水就自动注入了棚圈的水槽,14000亩的草场,儿媳开着越野车去查看。

   其日麦拉图和家人在一起。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花甲之年,含饴弄孙是其日麦拉图夫妻俩最大的乐趣,和父辈一样,其日麦拉图也常常教导孙子、孙女,“要爱护自然,要爱护长生天赋予我们的一切。”

来源:人民网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牡丹江晨报”及“来源:牡丹江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资料,版权均属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鹏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0
今日最热
·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金2银7铜
· 推动电商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 大学生接受专业培训 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 全市“农民电商讲习所计划”启动月拉开
· 志愿服务送关爱
图片新闻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
志愿服务送关爱
志愿服务送关爱
雪城深秋
雪城深秋
秋天的童话
秋天的童话
七里地村组织学习十九
七里地村组织学习十九
“江南新城杯”镜泊湖
“江南新城杯”镜泊湖
视频新闻
大鹏新闻网 新闻联播2017-10-26
大鹏新闻网 新闻联播2017-10-25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4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3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