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闻网首页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大鹏新闻网
中国  · 牡丹江 新闻中心 视听在线 社区报
中央媒体看雪城 新闻快报 县域新闻 直   播
论坛 分类信息 购物狂 房产
专题 公示公告 汽车邦 旅游
数字报 数字电视 情景剧
微矩阵 国广院线 微博群
做乡亲们的健康守护人
http://www.dpcm.cn/    更新时间:2020-07-09 10:45:59 【字体: 】 
合上血压计的盖子,郭光俊耐心地对崔改娥老人说,“血压平稳,之后把金银花、连翘和栀子三味药,热水冲泡,可以清热解毒,降血压、血脂。”

  说完,他又吟诵了几句药性歌:金银花甘,疗痈无对,未成则散,已成则溃。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老人不认识几个字,可是她爱听我背《药性歌》。以前听是觉得方子靠谱,后来听了几十年,是感动和习惯。”郭光俊说。

  难怪,郭光俊说话时,崔改娥老人脸上一直挂着笑。在崔改娥老人堂屋前,一块铁牌子上写着郭光俊的手机号,需要的时候看一眼牌子。郭光俊说,这铁牌子,就是他最高的荣誉。

  “我学了医,得回去报答乡亲们”

  嵩山上生长的中草药有300多种,常有医者来此采撷,村民也靠采集药材赚钱。然而,村民却因不懂医术,无法用来治病,常受疾病困扰。

  1964年,流脑突袭了郭光俊的老家——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一天夺走4口人,其中包括他不到2岁的妹妹。悲痛之余,十几岁的郭光俊下定决心学医,“要用医术为乡亲们做贡献”。

  卖掉家中的鸡蛋,郭光俊买来医书自学。《汤头歌》《药性歌》记在心头,一记就是一辈子。看他学医肯下功夫,村党支部推荐他到镇卫生室,跟着半生行医的郝师傅学医。自此,郭光俊上山采草药,下地送医药,做起了“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的赤脚医生。1970年,郝师傅推荐他到洛阳的一家医院进修。

  没钱,就自制笔记本;不会,就记笔记……一共记了100多本笔记。洛阳市当时出台农转非政策,郭光俊本可以进大医院当正式医生,但他学医6年后,坚决要回村。“每次回村,爷爷奶奶们都拄着拐杖来看我,一块、两块地给我塞钱,半斤、一斤地给我塞粮票。我学了医,得回去报答乡亲们。”郭光俊说。

  1976年6月,郭光俊刚回到村里,第二天就去村卫生室报到,正式坐诊看病。

  彼时的村卫生室,还是两间土坯瓦房。泥土盘成诊台,放着一个听诊器、两只温度计;木板搭成货架,摆着山上采来的20多种草药。里面坐着郭光俊和两名“自学成才”的乡村医生。

  从十几岁开始学医、行医,再到土坯房里坐诊看病,郭光俊的村医生涯,一干就是54年。

  “要让村民理解,防病比治病更重要”

  1981年分田到户后,附近的村医大多回自家地里种田,郭光俊却选择留下。后来,他拿出所有积蓄,再加上借债和贷款,带领村民盖起了25间房的新卫生所。内外妇幼、卫生防疫、偏瘫康复等科室设置齐全。

  为了让村民看病少花钱,郭光俊还带着工作人员上山采药,根据嵩山中草药特性,研制整套药方:荆芥配二花治吐血衄血,一味丹参治疗血管病后遗症……

  “要让村民理解,防病比治病更重要。”郭光俊说,在做好保健知识宣传的同时,他们把采来的中草药熬成中药茶,放在卫生所大门口,或送凉茶到地头,免费供村民饮用。今年2月,郭光俊还带领卫生所全体党员,向登封市红十字会捐献了150公斤清热败火的中草药,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04年,邻村76岁的老教师刘玉花突发脑溢血。把过脉后,郭光俊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紧急救治,降颅压、控血压、输氧气,老人转危为安。郭光俊日夜守护,用中药调理老人气血,辅以康复锻炼,两个月后,老人基本康复……这是郭光俊守护一方健康的缩影。

  成立至今,梅村这个小小的村级卫生所收治各类危重病人上千例,覆盖范围扩大到登封市的17个乡镇。甚至很多外省市的病人也来求诊问药,郭光俊全都来者不拒,尽心施治。

  “为父老乡亲防病治病,让他们平平安安,是我一辈子的心愿”

  25间房的村卫生所,足足用了25年。2010年,在镇党委支持下,梅村建成了集预防治疗为一体的新农村中医卫生所,比当初的土坯房大了600多倍,郭光俊为卫生所取名仁济中医院。但因为少了一间康复室,他仍觉得有缺憾。

  郭光俊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多村民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有些严重的,甚至导致偏瘫。

  对待偏瘫,除了靠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康复锻炼也很重要。锻炼需要器材,农村普遍没有条件。郭光俊曾让村民把布条挂在榆树上,让患者用手拉动肢体上下活动,做康复训练;后来有了新院子,办法却还是“土办法”,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2014年,郭光俊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拿到了20万元奖励。随后,他对口学习时待过的北京市东直门医院,为了鼓励他扎根乡村,又提供了50万元建设资金。郭光俊将这70万元全部用于购买康复理疗器械,当年就建成了河南省第一家农村卫生所康复室,并且对村民和外来病人免费开放。经过陆续添置和慈善捐赠,如今康复室的医疗器械已价值上百万元。

  如今,郭光俊每年都带领党员和医护人员,为本村两千多名群众免费做体检,给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还抢救并转运了不少农药中毒、肺炎心衰、急性脑血管病等危重病人。他还把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小儿子叫了回来,一起为大家看病。“当一名好医生,为父老乡亲防病治病,让他们平平安安,是我一辈子的心愿。”郭光俊说。

 
来源:人民网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牡丹江晨报”及“来源:牡丹江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资料,版权均属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鹏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0
今日最热
·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金2银7铜
· 推动电商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 大学生接受专业培训 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 全市“农民电商讲习所计划”启动月拉开
· 志愿服务送关爱
图片新闻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
我市冬泳健儿勇夺6
志愿服务送关爱
志愿服务送关爱
雪城深秋
雪城深秋
秋天的童话
秋天的童话
七里地村组织学习十九
七里地村组织学习十九
“江南新城杯”镜泊湖
“江南新城杯”镜泊湖
视频新闻
大鹏新闻网 新闻联播2017-10-26
大鹏新闻网 新闻联播2017-10-25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4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3
大鹏新闻网 社会方圆2017-10-20